溝通心理學經典導讀《人間遊戲》Eric Berne, Games People Play — 客廳讀書會沙龍

趙詠安 Yung An Chao
9 min readJul 1, 2024

--

為何拿起這本書?

最近在朋友家客廳辦讀書會,邀請朋友與朋友的朋友一起讀書,並私心以我最有興趣的領域作為選書標準。如果你對溝通心理學有興趣,以下我會介紹本書的人物、時代背景與重點詞彙,可以作為導讀使用。

以前面對生活中的迷茫時,一直希望有人生說明書或人生劇本的解答存在(因此也研究過人類圖),感覺要是知道該達成什麼目標,那執行便不困難。帶著如此意圖在誠品閒晃,看到了 Eric Berne 溝通心理學經典下冊《人生腳本:你打算如何度過一生?徹底改變命運的人際溝通心理學》,開始研究溝通心理學。

過去常常感覺與人溝通時,話語像風浮過水面,看似在交流但雙方都在玩一種對話的遊戲與角色設定,明明心裡已經設定好了人生劇本,卻在體驗劇本中喜怒哀樂而沒有意識到自己就是編劇,因此而受困在各種情節裡。要是我們都知道自己是編劇,也知道角色設計的用意,會不會就能自由地改寫生命?我希望人們能獲得生命的自發性,而不再只是想像自己是受害者,我相信人只要完全地意識其中的盲目,到就能跳脫受苦的劇本。

本書使用指南

我會把目錄當作索引,選擇常說的話,找到最對應自己人際關係的「心理遊戲」,不論是出現在家庭中、父母、朋友、職場或自己的對話中,閱讀書中如何分析該心理遊戲的潛意識背景,與玩家追求的心裡獲益。通常會覺得:「啊哈!原來是這樣啊!」找到這樣的內容就對了,然後你可以選擇跳脫這樣的劇本。

作者背景

艾瑞克 · 伯恩(Eric Berne,1910–1970)是一位美國精神分析醫師、心理學家,也是溝通分析(Transactional Analysis,TA)的創始人。他出生於加拿大蒙特婁,Eric 的父親是醫生,母親是作家與編輯。他在美國紐約接受醫學和精神分析學教育,第二次世界大戰時進入美軍擔任精神科醫師,並在軍中展開許多團體治療。伯恩在精神分析學的基礎上,發展了溝通分析理論,並將其應用於治療、教育、管理等領域。

他首次提出「父母」、「成人」、「兒童」三種自我狀態的概念,並以「結構分析」(Structural Analysis)命名、其建立的「溝通分析心理學」於全球各地蓬勃發展,並於1964年成立「國際溝通分析協會」(International Transactional Analysis Association,簡稱ITAA)。

Eric Berne,1910–1970

本書時代背景

美國社會

《人間遊戲》出版於 1964 年,至今已售出超過 500 萬冊,被翻譯成多種語言,是溝通心理學的經典著作。當時正值美國社會發生巨大變革的時期。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迎來了經濟繁榮和社會變革的時期,馬丁 · 路德 · 金發表了著名的演說《我有一個夢想》,披頭四樂隊風靡一時。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社會思潮也更加多元,這是一個充滿活力、變革和進步的時代,社會快速變化,既有挑戰也有機遇。

心理學派

1960年代是心理學發展的重要時期,以下列舉當時社會上重要或蓬勃發展的心理學派:

  • 認知心理學:認知心理學注重研究人的認知過程,包括知覺、記憶、思維、想像等。認知心理學的發展,使人們對人腦的運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 行為主義:行為主義注重研究人的行為及其與環境的關係。行為主義的發展,促進了心理學的客觀化和科學化。
  • 人本主義心理學:人本主義心理學注重研究人的自我實現和潛能發展。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發展,使人們更加重視人的主觀能動性和價值。
  • 社會心理學:社會心理學注重研究人的社會行為,包括人際關係、群體心理等。社會心理學的發展,使人們更加理解社會環境對人的影響。

生命中的每一段溝通,都是「父母自我」、「成人自我」與「兒童自我」之間的交互作用。

PAC 自我狀態結構圖 — If it weren’t for you

重點詞義

結構分析 (Structual Analysis)

父母、成人與兒童自我狀態,都具有重要的生存與生活價值,只有當其中一種或幾種自我狀態擾亂了健康的平衡時,才有必要進行分析和重組。否則,三者都應該得到同等的尊重,並且在人完整而富有成效的生活中擁有正當地位。

  • 父母自我狀態(P):「你的心理狀態與你的父母(或父母的替代者)曾出現的某種心理狀態類似,而且你現在的姿態、手勢、用語、情緒等反應就和他一樣」。父母自我狀態有兩大功能:它讓我們向有父母一樣有效行動並促進人類生存,它有很多自動反應可以幫助人類節省時間與精力,避免讓成人自我做大量且瑣碎的決定,並把精力放在更重要的事上。
  • 成人自我狀態(A):「你剛剛進行了自主而客觀的評估,並且正在以一種就事論事且無偏見的方式陳述你的思考過程、看到的問題,或者得出的結論」。成人自我對人的生存很重要,它處理資料、計算可能性並幫助我們有效地應對外部世界帶來的挑戰,也協調父母自我與兒童自我兩者間的對話。
  • 兒童自我狀態(C):「你的反應方式和意圖就像你還是個孩子」。包含:直覺、創造力、自發性的驅力與樂趣。有分「順應型兒童自我」與「自然型兒童自我」。

溝通分析

  • 互補溝通:讓對話可以無限進行下去的溝通模式。
  • 交錯溝通:造成大部分社交困境的溝通模式。
  • 隱藏溝通:單一溝通,但有兩個以上自我狀態參與的溝通模式。

程式、儀式、消遣

  • 溝通中的「程式」:成人自我狀態指向現實操作的簡單互補溝通(起源於成人自我狀態,開飛機、醫療手術)
  • 溝通中的「儀式」:被外部社會力量所設定,且固定成規的簡單互補溝通(起緣於父母自我狀態,天主教儀式、問候他人的對話)
  • 溝通中的「消遣」:圍繞著特定主題領域展開一系列、半儀式性的簡單互補溝通,其首要目的是結構化一段間歇時間。另外也具有安撫、社交選擇確認自己的角色與心理地位等功用。(聚會閒談時間)

心理遊戲定義:一系列朝著明確、可預測結局連續進行的互補式隱藏溝通

心理遊戲

心理遊戲像是一系列暗藏陷阱或溝通機關的「溝通步驟」,是溝通的腳本,它們可以對應到電影、小說與自己的生活裡。

心裡遊戲的本質在於它們並非零和遊戲(即一方必須以另一方的損失為代價獲勝)。相反,「人們玩的遊戲」通常會讓所有玩家都有所收穫,即使是那些表面上看似是輸家的人,因為這些遊戲關乎心理平衡或推動採納自我損害的社會角色,而非理性的利益。這些報酬並不是玩家有意尋求的,但它們最終引導每個人走向由其父母家庭互動和偏愛情緒所設置的無意識人生劇本。

書中舉例了常見的36種心理遊戲,但隨著溝通發展與社會變遷,一些心理學家認為心理遊戲多達數百種,它們的命名很通俗,但有其直接傳達語義的作用。

  • 「酒鬼」遊戲(Alcoholic):與「飲酒」有關的社交活動
  • 「踢我吧」遊戲(Kick Me):誘導人踢他,然後進入「為什麼我總是會遇到這種事」遊戲
  • 「終於逮到你了,你這個混蛋」遊戲(Now i’ve Got You, You Son of Bitch):透過心理遊戲,為自己發怒尋找正當理由
  • 「看,都是你逼我的」遊戲(See What You Made Me Do):用來對抗貿然提出勸告的人
  • 「看,我已經努力試過了」遊戲(Look How Hard I’ve Tried):為了讓自己處在有利的位置
  • 「傻瓜」遊戲(Schlemiel):就算搞破壞,也能獲得原諒
  • 「貧困」遊戲(Indigence):為了獲得接濟與救助所出現的心理遊戲
  • 「照常工作的假日」遊戲(Busman’s Holiday):具有積極意義、建設性的心理遊戲

跳脫心理遊戲

讀完這麼多壞的心理遊戲,難道我們就注定永遠玩下去嗎?在人類社會中,心理遊戲以扶養的方式在家族中代代相傳,所以同個家族的人常常背負相似的人生困境,複製著類似的模式。但超越的可能當然存在,以下節錄書中最後的收尾:

對某些幸運的人而言,的確有些東西可超越所有類型的行為,那就是「覺察」;有些東西可以不受過去程式化的影響,那就是「自發性」;有些東西能比心理遊戲獲得更多回報,那就是「親密」。

  1. 覺察:用自己的方式,而不是他人所教的方式來看世界
  2. 自發性:從混合感受中自由表達自己的感受
  3. 親密:自發且不含心理遊戲的坦率

結語

我認為最佳利用本書的方法,就是非常誠實的對照「自己愛玩的心理遊戲」,誠實是關鍵的鑰匙。畢竟心理遊戲從家族代代相傳,由父母的扶養完美的傳達與限制小孩,再被我們拿來挑選玩相同遊戲的朋友,我們可能身再局中而完全不自知,閱讀本書便是個檢視自我的機會。

我最喜歡讀每個心理遊戲的分析整理頁面,它提到的內在心理獲益、存在性獲益、外在獲益或生理獲益,總是能讓我頓悟,原來遊戲中的每個角色追求的是這個。以下我們舉個例子:

「看,我已經努力試過了」遊戲(Look How Hard I’ve Tried)

主題:我不能任由他們擺佈。
目的:自我辯護。
角色:固執者、迫害者、威權者。
範例:孩子穿衣服、夫妻尋求離婚。
步驟:(1)建議 — 抵抗(2)逼迫 — 屈從(3)讚許 — 失敗

社交層面的溝通(A — A)
A1:「該去(穿好衣服)(去見心理治療師)了。」
A2:「好的,我會試試。」

心理層面的溝通(P — C)
P1:「我會讓你(穿好衣服)(去見心理治療師)。」
C1:「你看,這沒有用。」

獲益

  1. 免於因攻擊而產生的內疚(內在心理獲益)。
  2. 規避家庭責任(外在心理獲益)。
  3. 「看,我已經努力試過了」(內在社交獲益)。
  4. 在聚會及其他社交場所自我辯解(外在社交獲益)。
  5. 爭鬥(生理獲益)。
  6. 我是無助的/我沒有錯(存在性獲益)。

參考來源

--

--